假期刚过,马上要回到紧张的学习生活,不少孩子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。有些孩子表现较为严重,出现了躯体上的不适。
从小好动,上课注意力不集中,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,屡教不改。而且,忘性大,大人刚说过的事情,他过会儿就给忘了,当批评他时,容易情绪不稳定,脾气暴躁,喜欢生气、哭闹
五年级的余晖蕞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,妈妈和他自己知道,问题源自于一个心结,于是,妈妈带着余晖来进行心理咨询。
现实生活中,我们常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做事磨磨蹭蹭,对父母不尊重,推卸责任,乱发脾气,不体谅人等。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,很多时候是由于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界限所在。
很多家长会困惑: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乖得让人意外,有时候调皮得让人火冒三丈?儿童心理咨询师提醒,每个孩子在相应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想法、行为或者行为规范。
在日常的工作中,作为儿童心理咨询师的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很多“问题儿童”,在父母、老师的眼中,他们身上有着太多大人们不可接受的行为,比如不爱学习、学习差、撒谎、偷钱、拖延、爱玩游戏等等。
心理咨询指导:怎样爱,孩子不会失去界限?怎样爱,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成熟、有安全感、有同理心、有很好抗压耐挫能力的人?
面临考试时,很多孩子都心情紧张,有些担忧,这是正常的焦虑现象。而有些孩子却出现心悸、心慌、吃不下饭,甚至出现肚子痛、头痛头晕、浑身难受等症状,更甚者会突然生病、发烧。
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,常常让父母难以理解,又找不出相应的对策,很容易以愤怒和沮丧的反应来回应。但这样的反应并不能帮助孩子改善行为,反而让孩子否定、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。
7岁的丁丁上了小学半年,在学校就出名了。他是一个“麻烦”人物,他很不安分,比如上课时他会把纸飞机射出去,落到一位同学身上,他就哈哈大笑。老师提问时,他会怪叫和装鬼脸,惹得同学们哄笑。下课时,他有时去揪女同学的辫子,有时抢别人的东西,撕坏别人的本子。老师经常处罚他,并向妈妈投诉:不遵守学校的制度,爱捣乱,上课爱乱讲话。
一位妈妈带着女儿来见我,9岁的莉娜从小就尿床,去医院做过身体检查,并无器质性病变,医生建议妈妈进行儿童心理治疗,因此预约了我的时间。
小孩在一年级开学半个月后老是说头疼,不愿意去学校。但去医院检查一切正常。是否小孩压力太大造成的?
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,很多父母感到困惑和担忧,不明白孩子为何会如此迷恋这些物品,也担心孩子会一直这样,养成“恋物”或某类“怪癖”。
在大人看起来很小的事情,却成为孩子心中的大石,让孩子不堪重负。儿童心理咨询为您解读。
孩子终于上小学了,将要系统地接受正规教育,妈妈们身上的担子似乎减轻了,可以少放一些精力在孩子身上。但有些孩子难以适应小学生活,上课坐不住,爱说话,下课打架,晚上忘记做作业……孩子痛苦,老师也烦恼,家长更叫苦连连。
心理咨询:面对孩子的哭闹,有些家长 “心慈手软”,孩子也常常在这样的“妥协”中放任自己,甚至变本加厉。那么,如何应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呢?